信息来源:
6月17日,国家京剧院走进澳门京剧推广中心举办京剧艺术讲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袁慧琴担任主讲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勇,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副局长夏云海,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文体处处长、二级巡视员白冰,全国政协办公厅联络局二级巡视员、京昆室办公室主任张春霞,全国人大代表、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会长吴小丽,全国政协常委、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副会长何润生,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陈浩星,澳门作家、中国剧协理事、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穆欣欣,澳门京剧推广基地总监古英元、课程主任袁一豪,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艺骏中心主任孙正琪以及澳门当地百余名京剧爱好者参加。
讲座采用解说和现场表演的方式,以了解、理解、欣赏、体验京剧四个层次诠释了国粹艺术之美,生动讲解了“京剧十美”——京剧艺术的独特美、舞台的写意美、人物的造型美、表演的虚拟美、服饰的绚丽美、脸谱的夸张美、手势的变化美、行当的多样美、音乐的和谐美、唱腔的传神美。不仅详细讲述了京剧艺术的行当划分、四功五法、音乐舞美等,让观众直观而真实地了解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且强调了其艺术特色和独特魅力,在潜移默化之中将蕴藏在国粹中的艺术理念传递于现场观众。
制作和舞美中心主任李继勇讲解了京剧艺术“一桌二椅”的程式性、虚拟性特征。通过现场实物展示,讲述了不同行当在运用桌椅上的“程式”;结合实例,讲解京剧舞台上“一桌二椅”在不同桌椅帔的暗示下,可以是山坡、桥梁,也可以是枯井、残垣的变化特点。他指出:“这种表演形式已深入人心,成为演员与观众的一种约定。”
一级青衣演员郭霄现场为观众演示了兰花掌、兰花指、兰花拳、赞指等旦角手势,并讲解了在不同情境下手势的不同用法,生动展现了京剧艺术的手势之美。
国家京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田磊现场演示讲解了如何运用京剧身段表演展现“开门”“关门”的动作,即如何打开、关上“一扇没有门的门”。从脚步、手势、眼神的细致示范中,阐释京剧表演看似轻松自然下的深层内涵与行为逻辑,讲述戏曲艺术程式性与虚拟性相统一的特征。
青年花脸演员马阿龙通过讲演融合的讲述方式,生动讲解了脸谱的夸张性与象征性。通过曹操、关羽、李逵等京剧舞台形象,具体阐释了脸谱的勾画特征,花脸的表演特点。最后用一首京歌《说唱脸谱》激发现场热烈气氛,引得掌声阵阵。
青年胡琴演奏师孟令申讲解了京剧声腔“西皮二黄”的历史源流、艺术特色、代表剧目,并通过“文武场”现场演示,让观众直观感受了京胡、月琴、三弦、京二胡,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乐器的特色及在演奏中承担的作用。
剧目示范环节,剧院移植改编剧目《五女拜寿》的主演田磊、杜喆、毕小洋、李博、郭霄、张佳春、张兵、吕耀瑶、查思娜展示了《清官册》《响马传》《杨门女将》《珠帘寨》《霸王別姬》《红娘》《吕布与貂蝉》《春闺梦》《昭君出塞》的经典片段,并向广大观众讲解了剧目的剧情梗概、艺术特点、欣赏重点。表演行当齐全、文武兼备、冷热相剂,讲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丝丝入扣,寓教于乐中让观众充分领略了京剧艺术之美,掌声此起彼伏。
袁慧琴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强调京剧艺术的本体特征,讲解了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唯一还在活态传承的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在现场观众的邀请下,她演唱了《钓金龟》选段。最后她表示:“京剧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家京剧院‘百日集训’推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非常感动看到他们既可以完美完成舞台演出,又可以生动传播京剧文化,这是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与传播者的重要素养,是国粹艺术一脉相承的生动体现。希望每一位青年演员不负使命,越来越好。”
王勇表示,国家京剧院此次赴澳门演出京剧《五女拜寿》并走进澳门基层社区开展系列京剧艺术讲座,正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的具体举措。他谈到,京剧艺术自诞生以来,一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髓和智慧,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与美学思想的文化符号。近年来,国家京剧院剧目演出并配合艺术讲座的方式已形成了固定机制,取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国京人的每一次“出场”和“亮相”,每一轮的“展示”和“讲解”,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国粹之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